文学道德批评之德育化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刘雅,518053)
摘要:“经典”有助于学生情意的陶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运用文学批评中的道德批评来解读文学经典,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角度谈文学、道德与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从实践批评角度谈文学经典、道德批评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学批评;德育教育
“经典”,其传统的意义是指卓越的、具有典范性的、可以传世的作品。经典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精粹和文明的象征。我们应该从多维角度去挖掘经典的价值。不仅从文学的视野去欣赏它,还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再解读,深入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教育价值来服务于我国的教育事业。
具体到语文教育里,“经典”有助于学生情意的陶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众所周知,文学作品都暗含着作家的道德价值判断。道德对文学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从而也赋予了文学教育的功能。通过运用文学批评中的道德批评来解读文学经典,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一、文学·道德·教育
自古以来,文学与道德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对文学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使文学具有了教育的功能。
“从中外文学史上看,道德是人们判断文学价值最早使用的标准之一。”[①]从中国古代先秦社会开始,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以“思无邪”作为评判诗歌价值的标准,以此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教化的秩序。继而孟子提倡作家应具有“浩然之气”,将自身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之美外化于言辞,来感染读者。两汉时期,批评家通过对《楚辞》的评论,使屈原独立的人格与高洁的精神为同时期的人们所敬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人物品评进一步推动文学道德教化的功能。唐代的“论诗诗”与宋、元时期的“诗话”批评兼有人物品评,间接促进人们道德的发展。明清时期,小说、戏曲评点兴起。“就现存的资料而言,最早的小说评点本是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万卷楼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此书的评论基本是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史实分析和道德评判,带有从史著史评中脱胎而出的痕迹。”[②]评点也具有道德批评的功能。
再来简单梳理西方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具有真善美的文章才能给人以教益的目标。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有陶冶人们情感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净化”功能。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倡著名的“寓教于乐”说,肯定了文艺既具有教育的功能又兼有娱乐的功用。朗基努斯在《论崇高》中提出崇高风格五个要素之一就是能作庄严伟大的思想。能否形成伟大的风格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只有创作主体具有崇高的人格,才能形成崇高的创作风格,达到影响读者的目的。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重视作家的美德修养。只有不为金钱创作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作家的美德才能感染读者。启蒙时期,狄德罗强调通过“严肃的喜剧”可以达到社会道德教育作用。他说:“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所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感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③]这样,严肃的喜剧就具有了德育的教化功能。同时期的莱辛也认为戏剧可以促进平民的道德教育。他认为,剧院应该是道德世界的大课堂;戏剧是法律的补充。浪漫主义时期,雪莱挖掘了诗的伦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的序言中,指出,诗的目的是“在读者心目中燃起他们对自由和正义原则的道德热诚,对善的信念和希望。”[④]现实主义时期,俄国的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都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之后,阿诺德明确地提出“道德批评”即“诗歌是人生的批评”,就是将希腊精神渗透于诗歌创作过程中。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肯定是个对恶的内容的揭示和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诗歌的社会功用……
综上所述,道德与文学联系紧密。道德以文学为载体,实现了它的社会功用。文学也具有了教育的功能,即“文学作品可以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人们的性情,增强人们克服人生苦难的信心和力量,激励和鼓舞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奋斗。”[⑤]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文学经典·道德批评·德育教育
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⑥]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是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该肩负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文学经典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文学经典以它本身内容和形式之美就能达到以情育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实现德育的功能。以文学经典《世说新语》为例。文本中主要通过人与人的情感,人与自然的情感来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德育观。
其一,人与人的情感。情感在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道德的立体性质,道德作为人类自由精神的本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情感与主体道德形成的内在关系也就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价值”[⑦]。对《世说新语》故事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1、亲情。《世说新语》中的《肠皆寸断》就是一则很好的关于亲情教育的故事。这则故事的大意是桓温进入四川时,到了三峡中间,队伍中有个人逮到了一只小猴子。小猴子的妈妈跟着船沿岸唉声嚎叫,行进了100多里仍不肯离去,终竟跳到船上,上船后就立刻死去了。后有人剖开它的肚子,看见它的肠子都一寸一寸地断裂开来。桓温听到这件事,非常生气地罢免了那个人的官职。从这则故事中,我们至少可以受到两点启发:其一,亲情的可贵、母爱的伟大。小猴子的母亲为了追回自己的孩子,竟肠皆寸断。这让我们看到母爱甚至是可以用尽生命去言说的。不禁反问“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作为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人类更应该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情。其二,桓温听到这件事,非常生气地罢免了那个人的官职。由此可见,古人对孝道的重视程度。
2、友情。《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讲述的是荀巨伯远道去看生病的朋友,正碰上外族兵马攻城。友人告诉他自己快死了,要他赶快离开这里。荀巨伯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坚持留了下来。胡兵被荀巨伯对朋友的道义所震撼,便撤兵离去。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朋友之间的“真”、“诚”、“信”。这种道德品质在今天极具现实意义,有利于构建诚信社会。
3、爱情。《丑女留郎》显示了我国古典女子的聪慧。阮卫尉的女儿容貌丑陋,许允不愿意进入洞房。在桓范的劝说之下,他再次走进洞房。许允问新娘具备妇女的几种德行。新娘如实回答自己只缺少容貌,并用同样的问题借机批评他“好色而不好德”。许允为自己的行为十分惭愧。从此,夫妻二人互相敬重。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对待爱情还是婚姻,都不应该以貌取人,应该重视对方的心灵、德行。教师通过这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其二,人与自然的情感。自然美景可以洗涤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在无功无利的环境中上升至审美境界,并在审美境界中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这种关于审美活动的善性或美育的育德功能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中就有论述。蒋孔阳将其总结为这样一个命题,即“自然——审美——道德”[⑧]。例如关于德育中“善”的培养,在檀传宝所创立的“德育美学观”的理论体系中将“审美活动的善性”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审美活动的储善性、审美活动的导善性、审美活动的立善性。”[⑨]也就是说审美活动有助于形成善的品质。具体到《世说新语》中,人们对自然的情感有两层:其一是感观自然,从观赏的角度欣赏自然美景,萌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其二是凝练意象。在感观自然的基础上,某些自然景物赋有人类特殊的情感,经过历史沉淀,形成了传统道德意象。
1、感观自然。在《应接不暇》中,王子敬面对山阴道路上应接不暇的山光水色的美景,不禁感叹:“如果在秋末冬初的时节,那美景就尤其使人难以忘怀了!”读到这里促使我们马上想要亲近自然、拥抱自然和感受自然。学生在这样的文章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凝练意象。意象,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已经初具体系。美人、香草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里谈到:“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⑩]在《世说新语》中“水”的意象也十分明显,专门用来比喻人格的高洁、纯净。在《人之水镜》里,卫伯玉赞扬东广是人们的清泉与明镜。《郭林宗访友》用无边万顷的水塘来象征黄宪器量的深邃宽广。此外,还有存在其它意象,如《宁为兰摧玉折》用萧艾,即恶草来比喻小人。人类将自己特殊的情感赋予自然景物,使自然景物也“皆著我之色彩”。以物喻加深学生对自然的感受、理解和领悟。这些自然意象正倾注了人们的道德情感,成为了人们的道德意象。
其次,运用道德批评对文学文本进行深入剖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道德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社会道德批评指的是“从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对文学创作进行评论。它关注的是文学的社会教育功用,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及其对时代所担负的伦理道德责任”。[11]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经典篇目作为案例,进行道德批评解读。
教学案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鸨母无义逼李甲,十娘有心欲从良;第二部分为柳遇春仗义助好友,杜十娘真情随官人;第三个部分讲述的是孙富歹意破姻缘,李甲舍情卖佳人;最后一部分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薄情郎魂失心上人。随着情节的展开,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成为全剧的焦点。将他们的爱情发展过程梳理如下:在十娘从良之前,“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十娘获得人身自由之后,真情伴随李甲,与李甲共同面对生活的磨难,真正履行“夫妇之间,死生相共”的承诺。当十娘天真地以为可以和李甲就此共渡一生时,李甲却因害怕严守封建礼教父亲的威严以及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将她以千金的价格卖给了孙富。十娘知道真相以后,十娘带着巨大的悲愤纵身投江,谱写了一首女性为维护自身独立人格尊严的爱情悲曲。李甲与孙富也得到应有的报应。李甲“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得病卧床月余,终日见十娘在旁诟骂,奄奄而逝”。一般高中教材对冯梦龙的话本小说截选至此。事实上,在小说的结尾还有一段评论:
“后人评论此事,以为孙富谋夺美色,轻掷千金,固非良士;李甲不识杜十娘一片苦心,碌碌蠢才,无足道者。独谓十娘千古女侠,岂不能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凤,乃错认李公子。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致恩变为仇,万种恩情,化为流水,深可惜也!有诗叹云: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
小说最终落脚到“因果报应”的道德训诫。这在三言二拍的话本小说里十分常见。一方面,冯梦龙受到晚明进步思想家李贽等人的影响,主张用男女之情置换处于儒家伦理之首的父子之情。然而,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熏染的冯梦龙依然无法彻底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牢笼,造成他小说中特有的“奇趣”之美。
教师应该抓住这类道德说教小说的特质,辩证地看待小说中的道德教育,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德育思想。例如在柳遇春身上体现出来的正直与仗义,在杜十娘身上所反映的忠贞与信守承诺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道德品质。李甲的贪财好色、始乱终弃,孙富的乘人之危等恶品应成为学生警醒的对象。除此以外,《卫风·氓》、《孔雀东南飞》、《雷雨》、《项链》等文学经典作品都可以达到德育培养的目的。
然而,从现代眼光来看,杜十娘无论是因李甲的薄情,还是为对明代金钱社会的绝望而投江,这种做法都不值得提倡。这与我国目前所推行的“生命德育”相悖。“生命德育是以人为本的,激活学生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是其根本的宗旨”[12]。那么,教师首要要关注学生本人,即学生的生命权,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正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近年来,青少年为情自杀的例子屡见不鲜。除了主观的性格弱点和意志薄弱以外,也与家庭、学校、社会未对学生心理进行及时地辅导与思想的开导相关。教师应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与人生观,达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
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文学道德批评之德育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20.
[2]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0.
[3]张玉能主编.西方文论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3.
[4]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330.
[5]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1.
[6]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45.
[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4.
[8]李金清.中西方古代社会道德批评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86-89.
[9]马多秀.审美视野中的生命德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3):30-32.
[①]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20.
[②]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0.
[③]转引张玉能主编.西方文论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3.
[④]转引张玉能主编.西方文论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51.
[⑤]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82.
[⑥]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330.
[⑦]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1.
[⑧]转引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45.
[⑨]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47-152.
[⑩]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4.
[11]李金清.中西方古代社会道德批评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86-89.
[12] 马多秀.审美视野中的生命德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3):30-32.